北京101中学2020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统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设集合A={xZ|≤0},B={x|<1},则AB=( )

A. {-1,0,l,2} B. [-1,2) C. {-1,0,1} D. [-1,2]

2. 已知复数z=2+i,则z·=( )

A. B. C. 3 D. 5

3.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是( )

A. = B.

C. D. sinx

4. 设抛物线C:上一点P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P到抛物线C的焦点的距离是( )

A. 4 B. 5 C. 6 D. 7

5. 某公司一年需要购买某种货物4800吨,每次购买x吨,运费为3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的值是( )

A. 20 B. 30 C. 45 D. 60

6. 已知角x轴正半轴为始边,其终边在射线x≤0)上,则sin+cos=( )

A. – B. – C. D.

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16

8.在△ABC中,若a=9,b=6,A=,则cos B=( )

A. B. C. D.

9. 已知△ABC,则”sinA=COS B”是”△ABC是直角三角形”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若无穷数列{an}满足:a1≥0,当nN*,n≥2时,|an-an-1|=max{a1a2,…,an-1}(其中max{a1a2,…,an-1}表示a1a2,…,an-1中的最大项),则以下结论:

①若数列{an}是常数列,则an=0(n∈N*);

②若数列{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则d<0:

③若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q>l;

④若存在正整数T,对任意nN*,都有an+T=an,则a1是数列{an}的最大项。

所有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 已知非零向量ab的夹角为,且(a-b)⊥b,则=________。

12.已知a>0,b>0,若(ax2+8的展开式中x4项的系数为70,则ab的值为________。

13.已知圆=0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切,则m的值为________。

14.已知点M(1,0),N(0,-1),若点P在函数y=ln(x+2)的图像上,则使得△PMN面积为1的点P的个数为________。

15. 定义:若存在常数k,使得对定义域D内的任意两个x1x2x1x2),均有成立,则称函数在定义域D上满足阶HLDER条件。

(1)函数=2x是否满足阶HLDER条件?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已知=x≥0)满足阶HLDER条件,则常数k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 已知{an}是公比为q的无穷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为Sn,满足a2=6,_________,是否存在正整数k,使得Sk>1000?若存在,求k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从①S3=21;②a4=24;③a5=48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问题中并作答。

 

17.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直接反应,一般认为成年人腋下温度T(单位:℃)平均在36℃~37℃之间即为正常体温,超过37.1℃即为发热。发热状态下,不同体温可分成以下三种发热类型:低热:37.1≤T≤38;高热:38<T≤40;超高热(有生命危险):T>40。某位患者因患肺炎发热,于12日至26日住院治疗。医生根据病情变化,从14日开始,以3天为一个疗程,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抗生素为该患者进行消炎退热。住院期间,患者每天上午8:00服药,护士每天下午4:00为患者测量腋下体温记录如下:

抗生素使用情况

没有使用

使用”抗生素A“治疗

使用”抗生素B”治疗

日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体温(℃)

38.7

39.7

39.7

40.1

39.9

39.2

38.9

39.0

 

抗生素使用情况

使用”抗生素C”治疗

没有使用

日期

20

21

22

23

24

25

26

体温(℃)

38.4

38.0

37.6

37.1

36.8

36.6

36.3

(1)请你计算住院期间该患者体温不低于39℃的各天体温平均值;

(2)在19日~23日这5天中,医生会随机选取3天在测量体温的同时为该患者进行某一特殊项目”项目”的检查,记X为高热体温下做”项目”检查的天数,试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3)抗生素治疗一般在服药后2-8个小时就能出现血液浓度的高峰,开始杀灭细菌,达到消炎退热效果。假设三种抗生素治疗效果相互独立,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哪种抗生素治疗效果最佳,并说明理由。

18.如图1,△DAC和△AB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B=BC,AC=CD=2。现将△DAC沿AC折起到△VAC的位置,如图2,M为VA的中点,过CM的平面CMN与直线AB平行,且与直线VB交于点N。

(1)求的值;

(2)当平面VAC⊥平面ABC时,

①求直线VB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

②在平面VAC内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NP⊥平面MBC?若存在,求线段CP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当直线lx轴垂直时,|AB|=3。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当直线lx轴不垂直时,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异于点F),使x轴上任意点到直线PA,PB的距离均相等?若存在,求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 已知函数=aR)。

(1)若曲线y=在(1,f(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求a

(2)已知在[0,1]上的最大值不小于2,求a的取值范围;

(3)写出所有可能的零点个数及相应的a的取值范围。(请直接写出结论)

21. 对于无穷数列{cn},若对任意m,n∈N*,且m≠n,存在k∈N*,使得cm+cn=ck成立,则称{cn}为”G数列”。

(1)若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2n,{tn}的通项公式为tn=2n+1,分别判断{bn},{tn}是否为”G数列”,并说明理由;

(2)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

①若{an}是”G数列”,a1=8,a2N*,且a2> a1,求a2所有可能的取值;

②若对任意n∈N*,存在k∈N*,使得ak=Sn成立,求证:数列{an}为”G数列”。

 

参考答案

1. C 2. D 3. C 4. B 5. D 6. C 7. A 8. A 9. D 10. D

11.2. 12.1. 13.±. 14.3. 15.(1)否;(2)1.

16.选择①,因为a2=6,S3=21,所以q≠1。

所以S3=+a2+ a2q=+6+6q=21。所以q=2或q=

q=2时,a1=3,Sn==3(2n-1),

令Sk>1000,即2k>,所以使得Sk>1000的正整数k的最小值为9。

q=时,a1=12,Sn==24(1-

令Sk>1000,即2k<-,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k。

选择②,因为a2=6,a4=24,所以q=±2。

q=2时,a1=3,Sn==3(2n-1),

令Sk>1000,即2k>,所以使得Sk>1000的正整数k的最小值为9。

q=-2时,a1=-3,所以Sn=

令Sk>1000,即(-2)k>1001。

当k为偶数时,2k>1001,所以正整数k的最小值为10。

当k为奇数时,原不等式无解;

所以使得Sk>2020的正整数k的最小值为10。

选择③,因为a2=6,a5=48,所以q3=8。

所以q=2,a1=3,Sn==3(2n-1),

令Sk>1000,即2k>

所以使得Sk>1000的正整数k的最小值为9。

17.(1)由表可知,该患者共6天的体温不低于39℃,记平均体温为

=(39.4+39.7+40.1+39.9+39.2+39.0)=39.55℃。

所以,患者体温不低于39℃的各天体温平均值为39.55℃。

(2)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P(X=0)=,P(X=1)= ,P(X=2)=

则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所以E(X)=0×+1×+2×=

(3)”抗生素C”治疗效果最佳可使用理由:

①”抗生素B”使用期间先连续两天降温1.0℃又回升0.1℃,”抗生素C”使用期间持续降温共计1.4℃,说明”抗生素C”降温效果最好,故”抗生素C”治疗效果最佳。

②”抗生素B”治疗期间平均体温39.03℃,方差约为0.0156;”抗生素C”平均体温38℃,方差约为0.1067,”抗生素C”治疗期间体温离散程度大,说明存在某个时间节点降温效果明显,故”抗生素C”治疗效果最佳。

“抗生素B”治疗效果最佳可使用理由:

自使用”抗生素B”开始治疗后,体温才开始稳定下降,且使用”抗生素B”治疗当天共降温0.7℃,是单日降温效果最好的一天,故”抗生素B”治疗效果最佳。

18.(1)因为AB∥平面CMN,平面CMN平面VAB=MN,

所以AB∥MN。

因为M为VA的中点,所以N为VB的中点,所以

(2)①在等腰直角三角形VAC中,

因为AC=VC=2,所以VC⊥AC。

又平面VAC⊥平面ABC,

平面VAC平面ABC=AC,

所以VC⊥平面ABC。

在平面ABC内过点C做y轴垂直于AC,

则VC⊥y轴,VC⊥A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C(0,0,0),V(0,0,2),B(1,1,0),M(1,0,1),

=(1,1,-2),=(1,0,1),=(1,1,0)。

设平面MBC的法向量为n=(xyz),

x=1,则y=-1,z=-1所以n=(1,-1,-1)。

设直线VB与平面MBC所成角为

②若在平面VAC内存在一点P,NP⊥平面MBC,

设P(x0,0,z0),则n

因为N(,1),所以=(x0,-,z0-1),

所以,所以

所以,存在点P(1,0,),CP==

19.(1)由题意得解得:a=2,b=,c=1。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依题意,若直线l的斜率不为零,可设直线lx=my+1(m≠0),A(x1y1),B(x2y2)。

假设存在点P,设P(x0,0),由题设,x0≠1,且x0x1x0x2

设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k1=,k2=

因为A(x1y1),B(x2y2)在x=my+1上,故x1=my1+1,x2=my2+1。

x轴上任意点到直线PA,PB距离均相等等价于”PF平分∠APB”,

继而等价于k1+k2=0。

则k1+k2=

联立消去x,得(3m2+4)y2+6my-9=0,

即-4m+mx0=0,故x0=4或m=0(舍)。

当直线l的斜率为零时,P(4,0)也符合题意。

故存在点P(4,0),使得x轴上任意点到直线PA,PB距离均相等。

20.(1)因为=aR),所以

依题意,即

时,,此时切线不与x轴重合,符合题意,因此

(2)由(1)知,

a≤0时,因为x∈[0,1],ex>0,-2ax≥0,

,即单增,因此

依题意,当a≤0时,,所以a≤0符合题意。

a>0时,,有x=ln2a

变化如下:

0

+

极小值

min=2a-2aln2a=2a(1-ln2a)。

当1-ln2a≥0时,即0<a时,≥0,单调递增,

因此max==ea

依题意,令ea≥2,有0<ae-2。

当1-ln 2a<0时,即a>时,=e-2a<0,=1>0,

故存在唯一∈(0,1)使=0。

此时有=0,即变化如下:

+

0

极大值

所以x0∈(0,1)。

依题意,令gx)=exx∈(0,1),则>0,gx)在(0,1)单调递增,

所以gx)<g(1)=<2,所以<2,此时不存在符合题意的a

综上所述,当a∈(-,e-2],在[0,1]上的最大值不小于2,

a(-,e-2],则在[0,1]上的最大值小于2,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e-2]。

方法二:

(2)当x∈[0,1]时,最大值不小于2,等价于

=≥2在x∈[0,1]上有解,显然x=0不是解,

ax∈(0,1]上有解,

gx)=x∈(0,1],则

hx)=xex-2ex+4,x∈(0,1],则≤0。

所以hx)在(0,1]单调递减,hx)≥h(1)=4-e>0,

所以>0,所以在(0,1]上单调递增,所以max=g(1)=e-2。

依题意需a≤e-2,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e-2]。

方法三:

(2)由(1)知,=ex-2ax

a时,= ex-2axexex

hx)= exexx∈[0,1],≤0,

所以h(x)在[0,1]单调递减,故h(x)≥h(1)=0。

所以≥0,所以在[0,1]单调递增,

因此max=f(1)=ea

依题意,令e-a≥2,得a≤e-2。

当a>时,=exax2exx2

x)= exx2x∈[0,1],则x)=exex=hx)≥0,

所以x)在[0,1]单调递增,

xmax=(1)=e-=<2,即<2,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e-2]。

(3)当a≤0时,y=有0个零点;当0<a<时,y=有1个零点;

a=时,y=有2个零点;当a>时,y=有3个零点。

21. (1){bn}是”G数列”,理由是:

对任意m,n∈N*,且m≠n,bm=2m,bn=2n,bm+bn=2(m+n)=bm+n,m+n∈N*,

bm+n为数列{bn}中的第(m+n)项。

②数列{tn}不是”G数列”,理由是:

因为tn=2n+1,所以{tn}的每一项均为奇数,

因为t1+ t2=3+5=8为偶数,不是(tn)中的项,即不存在k∈N*,使得t1+ t2= tk

(2)①因为{an}为等差数列,且a1=8,an=8+(n-1)(a2-8)。

若{an}是”G数列”,则对任意m,n∈N*且m≠n,存在k∈N*,使得am+an=ak成立,

即8+(m-1)(a2-8)+8+(n-1)( a2-8)=8+(k-1)(a2-8),

又因为a2> a1,所以k=+m+n-1,

因为k∈N*,且a2>8,则a2-8=1,2,4,8。

所以a2=9,10,12,16。

②根据条件,对任意n∈N*,存在k∈N*,使得ak=Sn成立,

na1+d= a1+(k-1)d

d=0时,必有a1=0,此时数列{an}为”G数列”。

d≠0时,对任意nN*,k=1++(n-1)N*,

n=2,k=2+N*,此时只可能取不小于-1的整数。

(A)当=-1时,k=1+-(n-1)=+2,

n=1,2,3时,k分别取值1,1,2,均为正整数;

n>3,n∈N*时,n与n-3的奇偶性不同,

N*,所以k=+2也为正整数。

(B)当N时,显然k=1++(n-1)N*。

=s,则s的取值范围为{s∈Z|s≥-1}。

因为a1=sd,所以an=sd+(n-1)d=(s+n-1)d。

若对任意m,n∈N*且m≠n,有m+n≥3,

又因为s≥-1且S∈Z,所以r=s+m+n-1必为正整数。

因为am+ an=(s+m-1)d+(s+n-1)d=(2s+m+n-2)d,ar= as+m+n-1=(2s+m+n-2)d,

所以am+ an=ar,即对任意m,n∈N*且m≠n,存在r=s+m+n-1∈N*,使得am+an=ar

所以当d≠0时,{an}为”G数列”。

综上所述,{an}为”G数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