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有2道大题,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器。鼎内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周王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以及盂对康王的颂词等。对大盂鼎认识正确的是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片段

①为研究分封制提供了重要史料    ②可以研究青铜器制造技术

③标志着楷书艺术逐渐发展成熟    ④反映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相当庞大的资产。此时人们对社会阶层的划分逐渐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即分为士、农、工、商四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传统社会秩序完全解体            B. 重农抑商政策已被打破

C. 各国通过变法富国强兵            D. 血缘等级制遭到了破坏

3. 汉初陆贾在《新语》中说: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其治国理念

A. 融汇了黄老道家学说            B. 体现了积极有为风貌

C. 不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D. 适应大一统集权需要

4.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以下史实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有

①推行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        ②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开创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        ④高僧玄奘远赴天竺求得佛教经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旧唐书·崔植传》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奏请减内外官俸禄,但敕书在审议时被给事中崔植驳回。据此判断,崔植任职的机构是

A. 尚书省        B. 门下省        C. 礼部                D. 内阁

6.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这可用来说明宋朝

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 1

1567. 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 2

3874. 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 3

5117. 2

2872

A. 农业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B. 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政府彻底废除

C. 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经济        D. 商贸税收逐渐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7. 下图是中国某朝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8. 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 南书房行使宰相的职能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军机处拥有最高决策权

9. 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

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                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

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                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

10.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②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④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文中的新生产方式指的是

①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③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④自然经济稳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 1898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

A. 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B. 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 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 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13.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打破了以往清王朝的天朝体制,形成了近代不对等的中外关系。图中①应填的条约是


A. 《望厦条约》        B. 《黄埔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14. 1907年,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东京演讲词》中写道:今朝廷下诏,克期立宪,诸君子宜欢喜踊跃。“1910年,立宪派代表在《请愿代表团会议决议》中写道:清政府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起义独立。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步伐缓慢缺乏诚意

B. 立宪派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

C. 革命派的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了高潮

D.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引发保路运动

15.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纪元》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这些文章

A.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B. 直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 说明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经济

D. 表明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有盲目性

16.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一道路的开端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B.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建立

C. 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的爆发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7.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 中国的东三省领土全部沦陷

B. 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C. 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D. 中国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18. 12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奔向新华门,向国民政府当局请愿,提出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6项要求。这场运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其发生的背景是

A. ·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二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19.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一论断

A. 指导我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B. 指明了中国胜利的光明前景

C. 扭转了正面战场的进攻颓势            D. 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

20. 19459月,蒋介石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让步,向各战区下达向解放区进攻的密令,国民党军队在粤、苏、浙、皖、鲁、晋、绥、察等省向人民军队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攻打退。这反映出

A.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B. 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C. 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1.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毛泽东下列诗句描述一致的是


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C.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2. 19499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说道: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 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3. 下图是1956年发表的一幅名为《庆贺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的宣传画。画面中穿西装、打领带的资本家与身穿中山装、胸前别着钢笔的干部正在握手。下列选项与图中历史信息一致的是


A.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建立

B.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政府扶持的对象

C. 以公私合营方式改造资本主义企业

D. 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4. 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B.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25.

各种经济成分在零售商业销售额中所占比重(1978-1990)(%)

 

1978

1980

1985

1990

国有企业

54.6

51. 4

40. 4

39. 6

集体企业

43. 3

44. 6

37. 2

31. 7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2. 1

4. 0

22. 4

28. 7

——《中国统计年鉴》

对上表信息所反映的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A. 农村改革促进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D. 商业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26. 20世纪60年代,石景山铁公司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1979年,首钢率先实行承包制;1996年,改名为首都钢铁集团,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999年,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上市;2013年,首钢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以下对首钢每个时期发展特征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时期

发展特征

1949-1978

1979-1995

1996-2012

2013年至今

A. ①艰苦创业    ②走向国际    ③改革腾飞    ④转型发展

B. ①走向国际    ②改革腾飞    ③转型发展    ④艰苦创业

C. ①艰苦创业    ②改革腾飞    ③转型发展    ④走向国际

D. ①转型发展    ②艰苦创业    ③走向国际    ④改革腾飞

27. 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下外交战略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与日、美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28. 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王权高于教权        ④主要封建国家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③④

29.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

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        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0.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B. 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 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D. 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31.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由此可以判断

A.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B. 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C. 宗教改革推动航海家进行海外探险

D. 大量黄金流入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

32. 1500年,被纳入西班牙殖民地的美洲各地的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到1650年,下降为大约400万人;1600-1750年,欧洲、中国、印度、中东等地,人口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        ②传染病的大规模蔓延

③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        ④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3. 欧洲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A.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 思维着的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4. 以下材料是两位史学家对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评价,由此可以推断宗教改革

它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它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反对了德国民众所憎恨的外国势力和罗马教廷,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普通人自下而上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

它是1918年十一月革命(指推翻了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统治的革命)之前,德国最重要的群众革命运动,是普通人的大革命。

A. 使人文主义思想获得更广泛传播

B. 彻底结束罗马教廷对欧洲的盘剥

C. 完全改变了德意志人的宗教信仰

D. 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

35.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下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 ②议会产生国家实际最高行政首脑

C. 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 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36. 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铁路里程迅速增加。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 石油的大规模开采

C. 发电厂的广泛建立

D.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3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 都是由各国无产阶级领导        B. 以和平谈判的形式进行

C. 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        D. 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38. 1925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形成了后来被称为苏联模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以下对苏联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④开创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9. 1961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有25个国家出席。会议宣布根除殖民主义,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和非集团原则,发展经济并进行经贸合作,呼吁美苏两国首脑举行谈判,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这表明

A. 亚非拉国家开始反抗殖民统治

B. 不结盟运动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 不结盟运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40. 如果给下侧的相关历史事件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欧洲联盟成立
  • 联合国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9•11事件
  • 朝韩首脑会晤

A.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B.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C. 国际恐怖主义疯狂肆虐

D.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41. 以下统计表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 2

23. 2

50. 7

1990

2. 8

5. 1

7. 2

工业

1950

34. 7

42. 2

22. 2

1990

25. 8

40. 5

33. 6

服务业

1950

48. 9

32. 4

26. 6

1990

71. 4

54. 4

59. 2

A. 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            B. “福利国家的影响

C.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 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

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方式包括

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②在部分行业实行国有化

③减免部分税收                ④扩大政府公共领域开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3.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其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 社会保障体系                    B. 强大的国防体系

C. 劳动安全保护法                D. 发展粮食生产

44. 宣传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下列苏联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玉米运动”        改革与新思维新经济政策
农业集体化运动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45.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这从根本上说明

A.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 苏联的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C. 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 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低

46.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取得独立后,对内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

A.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B. 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

C. 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 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

47. 某同学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④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以下属于中国政府率先身体力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举措是

①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②设立丝路基金

③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4910分,5021分,5121分)

49. 理性与政府

材料
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写出材料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

50. 工业化(21分)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

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4分)

 

材料二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5分)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

进入二十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以国家与工业化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12分)

5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1分)

材料一
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的原因。(5分)

 

材料二

美苏军备竞赛简表

美国

苏联

19457月,美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195211月,美国爆炸了氢弹

19538月,苏联爆炸第一颗氢弹

1958年,美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57年,苏联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在远距离核武器运载工具方面突破;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2年,美国首次将载有宇航员的飞船送上太空。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

1961年,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进行了太空飞行;

1983年,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开始研制多层次阻截导弹的战略防御系统,战略军备竞赛重大升级

1986年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长期有宇航员的长久性空间站

1985年,美国拥有核弹头数目是9400

1985年,苏联拥有的核弹头数目是8000

全世界用于研究与发展的人力物力资源中,军事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占20-25%,每年约700-900亿美元,其中美苏两国共占85%。全世界从事军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50万,大多数集中在美苏两国。

——俞行《战后美苏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及其原因和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军备竞赛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C

B

D

B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A

A

D

B

B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A

B

C

B

A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A

B

A

C

C

B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C

C

A

C

B

A

A

B

  

 

二、非选择题

49.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3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或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5分)

意义: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分)

50. 1)观点一仅局限于工业革命的消极方面;观点二仅局限于工业革命的积极方面。(2分)看法: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收入,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同时,由于资本的压榨,工人阶级也面临着被剥削的灾难。(2分)

2)意义:伴随着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并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改变,促进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诞生。(5分)

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的支持;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激进手段实行工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规定大企业国有,其他企业多种方式经营,工业生产好转;斯大林时期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经济实力。

俄罗斯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短期成效显著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不平衡。

51. 1)扩展到全球,成立众多反战组织;与反帝、支持民族独立结合;转向反法西斯;采取直接反战行动。(6分)

2)原因:一战的惨痛教训,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威胁,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5分)

3)特点:延续时间长;双方投入大;主要集中在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探索方面;竞赛不断升级。(4分)

评价: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为了谋求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美苏军备竞赛加剧了冷战,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危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核威慑有效防止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美苏军备竞赛不断升级造成人类社会人力、物力、财力和科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6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