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新高考信息卷历史(四)

[满分100分,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铁:铁丘,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临战前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2.据记载,秦在统一后将原六国的许多大工商业者迁徙到边远地区,但这些人凭借其技术、经营手段和财力又很快在当地发展起来。这说明当时 ( )

A.区域间长途贸易较为发达 B.私营工商业仍有发展空间

C.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有限 D.秦朝尚未控制住全国局势

3.下表是唐代一些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 )

A.尊崇儒学 B.力促三教合流 C.崇尚无为 D.对现实政治不满

4.”商品经济特别发达的江南地区城镇的丝织业等行业里,在明后期出现了商业资本投资于生产的引人注目的新动向。”这一”新动向” ( )

A.促使中国丝织产品走向世界 B.打断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

C.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 D.使江南城镇发展居明朝之首

5.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 ( )

A.表明中国开始丧失海关主权 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6.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大型军事工厂,同时规定其他省份调拨某军事局厂的产品,都需要支付全部或一部分工本费。如丁宝桢的四川机器局就强化了调拨产品计价的趋势。这种规定 ( )

A.提升了四川在近代化中的地位 B.使近代军用工业走出了困境

C.强化了军工产品市场化的趋势 D.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经费压力

7.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 )

参观地

感想

伦敦博物馆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美国总统故居

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德国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A.是立宪派代表 B.主张民主共和 C.反对清朝统治 D.充满爱国情怀

8.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写道:”为在党的总路线之下实现发展生产的目的’必须正确确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一思想 ( )

A.有利于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准确指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方针 D.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9.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年画的重要题材,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憧憬。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映新中国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B.展现了”大跃进”时期生产建设热潮

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

D.反映我国农业牛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10.1978年至1994年间,在我国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占比由84.93%降到63.1%,而非农产业收入由7.92%升至30.7%。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城市经济改革取得成效 B.土地产权关系得到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乡镇企业激活农村经济

11.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 )

A.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推崇”知识即美德” D.强调入的决定作用

12.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 )

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13.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间的外交权争议应由最高法院来裁决。但自美国成立以来,最高法院一直以这一争议属于”政治问题”,司法裁决不应介人为由,采取回避态度。在非做判决不可的几个涉及外交权的案例中,法院做出的判决对总统比较有利。这表明美国 ( )

A.分权制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B.1787年宪法得到理性实践

C.联邦法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三权分立体制已经被打破

14.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 ( )

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动了苏联模式的形成

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15.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

学者

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 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参考答案

1.选A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反映的是有军功可以授予爵位的现象,出现”郡””县”,说明分封制受到冲击,故选A项;B项出现于秦朝,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宗法等级秩序变动,排除C项;国家政权趋于严密而不是分散,排除D项。

2.选B 据材料可知,当时私营工商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工商业者的经营能力,并没有长途贩运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国家在重农抑商政策上的力度有限,排除C项;秦朝没有控制全国局势与材料关系不大,排除D项。

3.选A 尊儒与材料中”求我师于周孔””大归儒首””儒为德本”相符,故选人项;三教合流、崇尚无为与材料中”师于周孔,无涉异端”不符,排除B、C两项;材料未涉及现实政治,排除D项。

4.选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商业资本投资于生产领域,这有利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故选C项;丝织产品技术领先促使中国丝织产品走向世界,与”商业资本投资于生产”无关,排除A项;明后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商业资本投资于生产,未涉及江南城镇在全国的地位,排除D项。

5.选D 1842年《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内容说明中国已经丧失海关主权,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不涉及民心,故B项错误;”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故C项错误;”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

6.选D 要求使用军工产品的部门支付一定的费用有利于缓解洋务运动军工业的经费压力,故选D项;四川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排除A项;洋务运动军工业的创办由于其产品不面向市场逐渐陷入经济困境,排除B、C两项。

7.选D 据材料可知,戴鸿慈对国宝流亡海外”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对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深以为耻,这明显体现了戴鸿慈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材料中未涉及立宪主张,排除A项;主张民主共和与材料中”清末重臣”不符,排除B项;”清末重臣”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C项。

8.选A 刘少奇提出.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发展生产的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好四方面关系,这一思想有利于推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选A项;”1949年4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排除B项;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仅涉及材料中的公私关系,排除C、D两项。

9.选D 由”1955年创作的年画”这一信息可以排除B、C两项;1955年中国没有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故排除A项;《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故选D项。

10.选D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有两个措施,其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故选D项;材料主要述及农村的改革,不是城市的经济改革,排除A项;农村改革过程中,土地的产权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

11.选B “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表明苏格拉底注重追求人的精神修养,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抨击雅典民主政治,排除A项;”知识即美德”是强调知识的作用,与材料的内容——强调追求人的精神修养不符,排除C项;强调人的决定作用的是智者运动,不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排除D项。

12.选B 材料中反映的是各国对启蒙思想的态度。不是科学革命促进思想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英国、德国和法国民主思想发展与国家政治环境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差异,故C项错误;当时法国和德国还未实践资产阶级代议制,故D项错误。

13.选B 最高法院没有轻易行使1787年宪法赋予的裁决权,说明美国对于宪法的实施是根据政治实践作出的理性选择,是根据现实需要审慎实践宪法的规定,而不是完全照搬宪法的规定,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行政效率,排除A项;美国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联邦法院不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最高法院仍然拥有法律规定的裁决权,没有打破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14.选B 根据材料”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这种认识是集中一切有限资源搞重点建设,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推动了苏联模式的形成,故B项正确。

15.选B 由材料”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冷战是关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可知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故选B项;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强调冷战的原因而非表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冷战爆发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D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