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历史(五)

本试卷共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先生指出,周公封建之要义,实在于创见政治之一统性,”其最后根柢,实在下而不在上,在社会而不在政府”,封建制度的主要精神”实寄托于其所定之宗法”。据此可知,钱穆先生认为西周宗法制的意义在于

A.培育民众的文化心理认同 B.神化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C.促进不同地域的经济交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在孟子看来,井田制是把土地分成井字形的方块,每块100亩,每9块为一井。每井中的一块为公田,其余八块分给八家作私田。公田由八家共耕,耕完公田后方可耕私田。这一方案意在

A.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

C.推进社会的公平稳定 D.恢复周代土地国有制度

3.波斯、大食等国出产的安息香、没食子等几十种药材在唐代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中已有详细的记载,孙思邈《千金方》中也已大量引用。印度的外科手术、按摩法、整骨科及眼科的医法也被广泛借鉴和学习。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大一统”国家的支持 B.理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D.纸张用于印刷已经普及

4.北宋时,转运使除掌握一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南宋初,各路设安抚使司,安抚使作为地方军事长官,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南宋这一举措旨在

A.削弱宰相实际权力 B.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

C.强化战略防御体系 D.改变重文抑武的传统

5.明清时期,农民生产的粮食中已有相当部分是专门准备出售的,供酿酒用的糯米、苫高粱则有着更高的比重。某些地区部分农户集中种植棉花、烟叶、甘蔗、桑树、茶树以至花生,从事织布、制糖、养蚕、制茶等专业,即可借以发家致富。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C.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弛

D.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6.

项目

时间

田赋

关税

数额/两

比重/%

数额/两

比重/%

1849年

32813304

77

4704814

11

1885年

32356768

48

14472766

22

1888年

33243347

42

23167892

30

上表是晚清财政税收结构表(部分)。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民众赋税负担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B.生产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外国资本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7.

人物

主张

粱启超

在传统中国,即使能”智其民”,也不能”国其国”,四万万巾国人成为一盘散沙,只能任人宰割。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西方国家那样的近代”学会”等社会组织

严复

“群有数等,社会(即社团)者,有法之群也。社会,商工政学莫不有之,而最重之义,极于成国”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各地建立了众多具有近代特征的学会和社团。由此可见,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组织实现

A.文化启蒙 B.政治动员

C.社会整合 D.实业救国

8.中共一大规定,党要”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黄色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共二大则决定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科学地阐述了革命动力问题

C.注重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D.奠定了工作中心转变的基础

9.下图是我国于1953年定版、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部分)的正面图案。这反映了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B.新中国对工业化的热切期盼

C.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D.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稳步实施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完善科技立法的工作加紧进行。一些主要的法律,如《科技进步法》《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先后出台。科技立法

A.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B.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C.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D.为改革开放的启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11.《法学阶梯》规定:如果某人在用标枪玩耍或练习的时候,刺穿了过路的奴隶,则要区别不同情况。如果这种行为确实是士兵在训练场和经常进行这种练习的地方实施的,他被认为无任何过失。如果这种行为是其他人实施的,被告有过失。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B.强调公共利益的维护

C.重视维护贵族的利益 D.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12.16世纪前,欧洲人对莹洁光润的中国陶瓷赞叹不已、视为珍奇,成为人们象征自己身份、地位的奢侈品和观赏品。17世纪后,”每家的桌上,都陈列着中国物品”,”甚至最贫困的家庭也能夸耀他们经过一番劳作而买到的几件中国瓷器,姑娘出嫁几乎很少有不陪送中国茶具的”。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西方贸易通道得到了有效拓展 B.社会经济发展消除了社会等级观念

C.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D.工业革命推动工人生活的整体改善

13.下表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美国技术变革的部分成果。这说明美国当时

时间

表现

1790年

塞缪尔·斯莱特仿造英国人的设计,制成珍妮型新式纺纱机

1807年

富尔顿发明汽船,汽船业在西部兴盛起来

1813年

波士顿商人洛厄尔引进了英国织布机的制造技术

19世纪中叶

威廉·凯利发明新式转炉炼钢法

A.经济发展受制于英国 B.以重工业作为先导性行业

C.拥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D.通过开放创新推动工业化

14.1928—1932年,苏联高等教育招生增加了3倍,技术院校的数量增长了5倍。苏联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美国人的一半,但苏联每年的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却是美国的2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都在这一时期受到过高等技术培训。这表明当时苏联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构建合格的政治接班人梯队

C.培养国民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 D.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15.1948年,美国在巴黎专门成立展览部,先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巡展,以解释美国的”和平目的”和生活方式,宣扬”美国市民生活中享受的无阶级性、繁荣和权益”,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积极拓展海外商品销售市场 B.同苏联争夺不结盟国家

C.利用文化冷战实现战略目的 D.缓和美苏间的紧张局势

 

参考答案

1.解析:材料中钱穆先生强调宗法制对分封制的重要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伦理与情感基础,宗法制对于政治统治根本的意义乃在于培育伦理与道德,故A项正确。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材料也没有出现神化周天子权力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C、D两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两项。

答案:A

2.解析:孟子对井田制的设想,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故C项正确。孟子的主张并不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故排除A项;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故排除B项;孟子承认私田,并非恢复周代的井田制,故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医学著作中已大量记载外国产的药材,并说明其功效及使用方法,并引入印度的医疗技术,其主要得益于唐代兼收并蓄的开明文化政策,故C项正确。孙思邈《千金方》属于民间个人行为,未体现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理学出现于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要信息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北宋时,地方官以地方转运使为主官,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而南宋初以地方军事长官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主要原因是南宋初宋金矛盾突出、军事活动频繁,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变化,与削弱宰相权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部门间的权力转移,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调整,排除B项;南宋初年只是形势所迫才采取相应的对策,其并未放弃重文抑武的传统,排除D项。

答案:C

5.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清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专门用于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现象普遍,由此可见当时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商品化特征加强并非是传统农业生产出现衰退,A项表述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开始松弛”,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粮食需求剧增,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由材料可知,1849—1888年间,晚清财政税收中田赋比重下降,而关税则大幅增加,反映出生产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B项正确。晚清财政税收中田赋比重虽然下降,但民众个人赋税并未下降,且农民还承受着其他的各种苛捐杂税,不能得出民众赋税负担呈现出下降趋势的结论,排除A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都发生于甲午战后,排除C、D两项。

答案:B

7.解析:由材料可知梁启超、严复都强调通过社团组织,进行社会整合,加强社会的凝聚力,进而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故C项正确。由”即使能’智其民’,也不能’国其国'”可见梁启超所强调的并非文化启蒙,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政治动员的相应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信息,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8.解析:中共二大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及动力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决定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说明中共科学地阐述了革命动力问题,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B

9.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部分)的正面图案以重工业产品为主,结合其定版、发行时间可知,反映出我国对工业化的热切期盼,故B项正确。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排除A项;图片内容与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无关,排除C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指1961—1965年,排除D项。

答案:B

10.解析:据材料”《科技进步法》《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可知,这些科技立法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法律保障,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教育的发展,故排除A项;”极大地改变了”言过其实,故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

答案:C

11.解析:由材料可知《法学阶梯》对不同情况下某人在玩耍或练习时用标枪刺穿了过路的奴隶,做出不同的合理的法律规定,可见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非仅仅是公共利益范畴,排除B项;C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也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12.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扩大了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往来,中国瓷器大量输入欧洲,导致瓷器价格下降,从而使平民购买及收藏瓷器成为可能,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价格革命降低了民众的消费能力,而不是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美国通过国外引进和自主创新途径,使工业技术不断革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D项正确。此时期美国已经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并且吸收利用了英国的工业技术,其经济发展是独立自主的,并非受制于英国,A项错误;此时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轻工业为先导,B项错误;美国建国后,由于南北方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内市场此时期并未统一,内战后统一了国内市场,C项错误。

答案:D

14.解析:由材料可知,苏联高等教育侧重干科学和技术专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开展”一五”计划急需大量经济建设专门人才,故C项正确。A、B两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两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15. 解析:由材料可知,美国在巴黎先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巡展,其意在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影响西欧并与苏联展开文化冷战,故C项正确。A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法国与西欧不属于不结盟国家,且与不结盟运动时间不符,排除B项;美国的做法加剧了美苏冷战,加剧了美苏间的紧张局势,排除D项。

答案: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