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48题,每小题1分,48分)
1. 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且位于中俄边界的有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图1),回答2、3题。
图1
2. 关于上述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回归线穿过甲省南部 B. 人口地理界线两端位于丙和乙
C. 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乙省 D. 丁省东临黄海和东海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丙两省红壤广布肥力较差 B. 珠江先后流经甲省和乙省
C. 丙丁两省为温带季风气候 D. 丁省名山属于世界双遗产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图2
读图,回答4-6题。
4.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3° B. 5° C. 8° D. 10°
5. 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⑤ D. ④和⑤
6. 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图3为”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回答7、8题。
图3
7. 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 ①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 ②以西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区
C. ③以东地区是我国涝灾最严重地区 D. ④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图4为”中国四季分配类型图”,回答9、10题。
图4
9. 图例甲、乙、丙、丁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①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②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③四季如春 ④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10. 下列关于各地四季分配类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B. 乙类型—纬度位置、洋流
C. 丙类型—地形、地表反射率 D. 丁类型—纬度位置、地形
图5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 图示区域
A.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 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112ºE沿线气温年较差大于24ºN沿线
12.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高谷深,可领略”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 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D. 椰子是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6),回答13、14题。
图6
13. 当雨带移到Ⅱ地区时,
A. 北太平洋上正受低压控制
B. 黄河下游河段进入主汛期
C.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
D. 华南珠江等流域进入伏旱
14. 如果6月雨带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北皆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旱北涝
图7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5题。
图7
15.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图8中①–④显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回答16、17题。
图8
16. 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17. 有关这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线以西河流补给多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B. ②线以西地区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
C. ③线以东地区夏季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D. ④线以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18.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入汛期,其主要原因是
A. 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B. 均受高温影响
C. 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 均受夏季风影响
西藏色林错的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 77km2增长到2008年的2171. 46km2 ,图9为色林错流域图,回答19、20题。
图9
19. 色林错流域
A. 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在7、8月
B.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属于内流区
C. 汇入色林错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 植被高大茂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0. 色林错面积的变化
A. 反映了区域气候的暖化 B. 受流域面积变化的影响
C. 使咸水湖渐变成淡水湖 D. 利于沿岸发展水田农业
读图10,回答21、22题。
图10
21. 图中
A. 甲地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 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 影响松花江春汛的因素是气温
22. 东北平原
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 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图11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23-25题。
图11
23. 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 ①—山歌阵阵采茶忙
B. ④—梯田层层稻花香
C. ⑤—草原茫茫牧牛羊
D. ⑥—翠竹青青有人家
24. 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区河流汛期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B. ④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 ⑤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D. ⑥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25. 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 从②到③ B. 从④到⑤ C. 从⑥到② D. 从⑤到①
图12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图12
26. 关于东线和中线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A. 东线向华北调水,中线向西北调水
B. 中线铺设渠道输水,水量更大水质更优
C. 均可向北自流输水,节省运营成本
D.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输水,节省建设成本
27. 关于东线和中线工程的主要影响,
叙述正确的有
①可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②中线水源区需要妥善解决移民安置问题
③可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主要解决输出区水土资源配置不均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图13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图13
28. “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 调整产业结构 B. 加剧环境污染
C. 缓解能源紧张 D. 促进资源开发
29. 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建筑利用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晾制葡萄干
B. 乙图建筑主要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 丙图地区的畜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 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皖江(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图14为皖江城市带分布图。读图完成30、31题。
图14
30. 该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邻近长三角地区
②成本优势明显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1. 产业转移对安徽省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B. 提升科技水平,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
C. 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省内人口流动减少
D.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图15),回答32、33题。
图15
32. 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 B. 劳动力 C. 技术 D. 交通
33.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A. 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 与Ⅰ类国家合作,集中发展甲乙类产业
C. 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 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图16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36题。
图16
34. 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破坏严重
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35. 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中,规划目的以保护大河源头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36. 对图中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①——草原广布、千沟万壑 B. ②——日温差大、降水少
C. ③——光照充足、地表平坦 D. ④——气候湿润、林地多
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图17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据此完成37、38题。
图17
37. 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 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38. 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用水
②全面造林
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图18),完成39-41题。
图18
39. 图中I~Ⅳ区域
A. 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B. 有明确边界
C. 属于不同层次
D. 区域之间没有联系
40. 图中I~Ⅳ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降水量 B. 气温 C. 地形 D. 土壤
41. 图中I~Ⅳ区域
A. I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B. Ⅱ区为湿润区,不宜发展畜牧业
C. 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 D. 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
读图19,完成42、43题。
图19
42. 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43.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农业科技发达 ③劳动力价格较低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20,回答第44、45题。
44. 玻利维亚
A. 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 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 西南山地垂直地带谱复杂
D. 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45. 卫星发射当日
A. 是玻利维亚境内各地日出最晚的一天 B.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90°
C. 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 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图21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完成第46、47题。
图21
46. 该地区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 江淮平原 C. 黄河三角洲 D. 三江平原
47. 关于该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②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技术投入增多,农业产值比重上升
④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图22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某年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8题。
图22
48.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C. 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D. 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利于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二、综合题(共52分)
1. 小华于国庆节期间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游览,图23为她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23 图24
(1)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并说明理由。(2分)
北京时间第二天中午12时,小华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立即收到了来自莫斯科(55°45’N,37°37’E)的小颖、纽约(40°43’N,74°W)的小萍、悉尼(33°51’S,151°12’E)的小宏等在不同国家留学同学的点赞。
(2)判断当时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并说明理由。(2分)
(3)在图24中画出国庆当日太阳直射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比较该日莫斯科、纽约、悉尼三城市的昼长。(4分)
2. 图25是我国4个城市1月、7月的气温(℃)和年降水量(mm)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图25
(1)据图简述我国东部夏季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1分)
(2)简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原因。(4分)
(3)据图并结合所学,说出我国南北方降水特点的异同,并概述原因。(4分)
3. 读图26,回答下列问题。(6分)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图26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为__________季。简析该季节”山之北白雪皑皑”的原因。(3分)
图示灌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析该灌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特色的自然原因(提示:从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3分)
4. 阅读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图27)
图27
(1)完成下表,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中的种植业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3分)
种植业区的分布特点 | 自然环境原因 | |
甲 | 分布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 | 因为该地②__________较为充足 |
乙 | 分布在河谷地区 | 因为该地③__________相对较好 |
材料二:甘肃省相关资料图(图28)
图28
(2)甘肃省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在地理环境方面具有过渡性特点,依据图中信息说明过渡性的表现(提示:可从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地形、植被类型等方面考虑)。(3分)
材料三:甘肃省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 37亿千瓦,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图28中酒泉为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发电量可以达到两个三峡电站的规模。
(3)分析甘肃省酒泉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2分)
5. 读图2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9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地形区)范围内。(1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的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3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该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2分)
当地:①_________________;下游地区:②___________________
6.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读图30、图31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30 贵州省简图 图31 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1)根据图30、图31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乌江发展水运的不利条件。(4分)
按照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人民币),2014年,贵州省有农村贫困人口623万,占全国总数的8.9%,贫困发生率18%。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有934个贫困乡、9000个贫困村。
(2)依据图30,并结合所学,分析贵州省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近年来,贵州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
(3)结合贵州省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下列旅游品牌形成的原因,完成下表(3分)
旅游品牌 | 形成原因 |
“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民族原生态·万象黔东南”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8分,共48题,每题1分)
1-5:BAABA 6-10:DBCBD 11-15:DBCDB
16-20:CACCA 21-25:DAADD 26-30:DDCDC
31-35:DBCAD 36-40:DBDAC 41-45:DDBCC 46-48:ABD
二、综合题(52分)
1.(8分)
(1)6:00﹣8:00(或早晨)(1分),
因为此时太阳在东南(或东方)天空(1分),太阳高度较小,说明此时正值日出不久。
(2)小萍(1分)
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当北京12点时,纽约为前一天的23时。(1分)
(3)箭头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延长线要过地心),白昼与黑夜的交线为昏线,用斜线表示阴影是夜半球。画图3分
昼长:莫斯科<纽约<悉尼。(1分)
2.(9分)
(1)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1分)
(2)冬季南方昼长于北方,南方太阳高度高于北方;(自南向北太阳高度递减,昼长减小)
距冬季风源地南远北近;同时山脉阻挡,减弱冬季风的势力(4分)
(3)异:雨量南多北少。同:降水集中于夏季(2分)
原因:雨季南长北短,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推移所致。(2分)
3. 读图26,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春季(1分)
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气温较低;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
(4选2得2分)。
(2)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网密布或河流众多(1分);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1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1分)。(4选3得3分)。
4.(8分)
(1)(3分)
种植业区的分布特点 | 自然环境原因 | |
甲 | 盆地周围山麓地带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1分) | 灌溉水源(1分) |
乙 | 分布在河谷地区 | 热量(1分) |
(2)(3分)——答出3点得3分
气候:亚热带向暖温带、中温带的过渡;湿润区向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过渡;
季风区、非季风区过渡带
地形: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或由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
植被:森林向草原、荒漠的过渡(草原向荒漠的过渡)
人文: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3)(2分)
临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开阔
5.(10分)
(1)内蒙古高原(1分)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从低纬向高纬流动)(1分)
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2分)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4分)
(4)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短缺。 (2分)
6.(11分)
(1)流经喀斯特地貌区(1分),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1分)。
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分),径流量季节变化显著。(1分)
不利于航运。
(2)地处喀斯特地貌区。
地势起伏大,耕地少(1分),土层薄,土壤肥力差,石漠化严重(1分),
渗漏严重,地表水资源不足(1分),影响农业发展;
多山区,交通和对外联系不利(1分)
(3)(3分)
旅游品牌 | 形成原因 |
“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 | 海拔高(1分),夏季气温较低。(1分) |
“民族原生态·万象黔东南” | 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多样独特。(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