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四道大题。卷面70分,假期作业3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默写(共12分)
1. ________,不亦乐乎?
2. 君子务本,________。
3. ______,鲜矣仁。
4. ________,传不习乎?
5. 节用而爱人,________。
6. 出则悌,________ ,______,而亲仁。
7. 与朋友交,______。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________。
9. 曾子曰:慎终,追远,________。
10. 子贡曰:夫子__________以得之。
11. 知和而和,________,亦不可行也。
二、基础知识(共34分)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0分)
① 过,则无惮改( ) ②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③ 贤贤易色( ) ④ 言可复也( )
⑤ 因不失其亲( )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吾(wù)身 不亦说乎:愉悦、高兴
B. 孝弟(tì) 君子务本:务必
C. 不愠(yùn) 传不习:传授的知识
D. 鲜(xiān)矣仁 求之与:语助词
3. 指出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B. 子曰:弟子,入则孝
C. 无友不如己者
D.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 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B.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整理”六经”,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
C. 老子的《南华经》、庄子的《道德经》、韩非的《韩非子》等是诸子散文的代表。
D.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5.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
B. 《朱子语类》的作者,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诗人朱熹。
C. “六艺”可指六种技能而言,即礼、乐、射、算、书、数。
D. 司马光主编的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6.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四书六经”是儒家的经典,它们分别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和《诗》《书》《礼》《易》《乐》《春秋》。
B. 《春秋三传》是指《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C. 梁萧统编的《文集》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D.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等。
7.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伟大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
B.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古代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C. 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驱邪避瘟。
D.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8.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 中国古代文房四宝指的是:尺、笔、墨、砚。
C. 我国古代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D.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
9. 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平凡的世界》是以陕北一个小村庄的孙、王、金三个户族为中心进行描写、展开情节的。此小说荣获了”茅盾文学奖”。
B. 孙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成为煤矿的领导。
C. 田晓霞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在城市中长大,但是她丝毫没有城市娇小姐的样子,反而非常的朴实、坚强,后调至黄原地区团委工作。
D. 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14分)
跟着父亲读古诗
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②背的第一首诗开头一句是”白日依山尽”,接下来背的诗句还有”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
③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④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⑤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
⑥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仿若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读了。
⑦我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而且编选者都是真正的大家。就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父亲在这些书里,用铅笔、红铅笔、蓝色钢笔做了各种记号(估计是每读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标记,有三种颜色表示至少读了三遍)。
⑧父亲觉得好的地方,会画圈。若是句子好,先画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那样的一长点。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理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他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忙着准备讲义和伏案著书,我虽然到了他眼皮底下,他却常常没空理我。于是我也只能用在书上点点画画写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父亲破天荒地允许我在他的书上做记号,当然只能用铅笔。父亲在苦熬他的文章或者讲义,我虽然就坐在他对面,但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
⑨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惜时如金的父亲有点抵挡不了,想早点溜进书房:”以后再说吧。”我不依不饶:”你给我五分钟。”于是父亲坐了下来,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想,说:”虽说诗无达诂,不过你的观点好像比我当年的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接着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
⑩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取材于潘向黎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理解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③段中的”失望”,是因为爸爸没有抽查我能背的《满江红》。
B. 第⑤段中的”惊喜”,是因为我读出了《江南春》中的画面感。
C. 第⑤段中的”担忧”,是因为我读不出古诗中催人上进的意思。
D. 第⑥段中的”轻松”,是因为我被古诗中优美的景色吸引了。
2. 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 违禁:违反禁令,这里指与时代潮流不合拍
B. 我还在襁褓中时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C. 父亲破天荒地允许我在他的书上做记号 破天荒:未经开辟的或荒芜的
D. 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在开头两段写自己在学龄前背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表明父亲让自己背诗的意图是想引领时代潮流。
B. 父亲让作者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是希望年幼的作者能够想到他在上海工作,不要忘记他。
C. 作者写自己从父亲带给她的书签上的唐诗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是想表达父亲带给她的书签质量不是很高。
D. 结尾”那一天”,是指父亲肯定作者对古诗所持不同见解的那一天;结尾段只有一句,戛然而止,余味悠长。
4. 作者父亲有在诗词选里随手标记、评点的习惯。
① 父亲的这种做法给作者怎样的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请结合你读书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20字。
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居家隔离过程中,同学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和考试,这与平时的在校学习有很多不同之处。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你有怎样的体会和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思想积极向上,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②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请你给全校师生写一封倡议书,提醒大家不要滥食野生动物,倡导文明生活。
要求:语言得体,号召力强。
参考答案
一、默写(共12分)
略
二、基础知识(共34分)
1.(10分,每小题2分)
① 惮:害怕、畏惧 ② 其诸:也许、大概
③ 贤:亲贤 ④ 复:履行、实践
⑤ 因:依靠、凭借
题 号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 案 | C | B | D | C | C | A | B | D |
分 值 | 3分 | 3分 | 3分 | 3分 | 3分 | 3分 | 3分 | 3分 |
三、阅读(共14分)
1. (3分)D(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
2.(3分)C (破天荒:这里指前所未有。)
3.(3分)D (A项”表明父亲让自己背诗的意图是要引领时代潮流”理解有误,作者是想表明自己当时背诗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违禁”之举。B项中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想到”上海”,是作者背诗时自然引发的,并非”父亲”的主观愿望。C项中”是想表达父亲带给她的书签质量不是很高”理解有误,作者写自己从书签上的唐诗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是为了跟下文她的领悟形成对比,以表现她在读诗过程中认识的提升。)
4.(5分)
(1)(3分。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要点:
这种做法让作者对做标记、评点的这种圈点批注读书法有了深刻的印象;
让作者格外关注父亲圈点的好句子,并产生了深刻的体验;
让作者也学会了用这种在书上评注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并跟父亲交流看法;
让作者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2分。有明确的观点1分;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阐述1分。)
答案示例:
我认为这样的读书法有助于加深对所读作品的理解,并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我平常读书的时候,也会采用这样的读书法:采用这样的读书法常常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乐在其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