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统一检测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 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2. 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溶质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溶质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两细胞的变化是

A.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均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 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 线粒体内膜 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 细胞质基质 D. 叶绿体基质

4. 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B. “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C.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

D.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5. 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 干细胞 B. 精细胞 C. 洋葱表皮细胞 D. 口腔上皮细胞

6. 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 核膜、核仁消失 B. 形成纺锤体

C.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 着丝粒分裂

7.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前期和末期

8. 同源染色体是指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 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9. 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 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B. 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C. 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D. 两条染色体含有的四个染色单体

10.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11.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 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 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12. 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13. 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A.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4.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A. 25% B. 50% C. 75% D. 100%

15. 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 ① B. ④ C. ①③ D. ②④

16. 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碱基序列变化,可能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基因分离 D. 染色体倍增

17. 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正常情况下,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发育的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ab B. Ab C. aaBB D. AaBb

18. 科学家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至天宫二号,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进行育种,这些变异

A. 是定向的 B. 对人类都有益

C. 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19. 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 受精卵 B. 体细胞 C. 精原细胞 D. 精子

20. 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A.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 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

C. 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D.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21. 细胞学说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22. 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A.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 斐林试剂,砖红色

C. 碘液,蓝色 D. 双缩脲试剂,紫色

23. 可以与动物细胞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24.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A. 没有核膜 B. 没有DNA C. 单细胞 D. 细胞体积小

25. β-淀粉样蛋白在脑实质细胞间隙的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诱因,关于该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 B. 具有肽键结构

C. 高温不影响其功能 D. 在核糖体上合成

26.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27. 2018年《Cell》期刊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两只长尾猕猴,取名为”中中”和”华华”,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让世界瞩目。决定”中中”与”华华”的性状极为相似的物质存在于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28.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A. DNA是遗传物质 B.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C. 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D. 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29. 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裂3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大肠杆菌都含有15N

B.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2

C.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4

D.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8

30. 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 B. A与T配对,C与G配对

C. 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 D. 碱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内侧

31. 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 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 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32.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A. 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 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33.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之一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

C. 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

D. 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卵细胞=1:1

34.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B. 癌细胞只有原癌基因没有抑癌基因

C. 基因突变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D.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易分散转移

35.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Bb的个体占78%,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为

A. 18%、82% B. 36%、64% C. 57%、43% D. 92%、8%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36. (9分)有迁移能力的动物细胞边缘常见不规则突出物,曾被认为是细胞膜碎片。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电镜下发现这些突出物具有石榴状结构(PLS),如图1。

请回答问题:

(1)若PLS是细胞膜碎片,则其主要成分应包括______和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___等功能。

(2)科研人员分析了PLS中蛋白质的来源及其功能,结果如图2,发现与”PLS是细胞膜碎片”的观点不符,理由是:该结构中的蛋白质______。

(3)科研人员将细胞中只参与PLS形成的特定蛋白质用荧光蛋白标记,追踪在细胞迁移过程中PLS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用细胞迁移促进剂和抑制剂处理可迁移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推测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有关,依据是______。

②细胞沿迁移路径形成的PLS,其荧光在形成初期逐渐增强,推测迁移细胞可主动将细胞中的蛋白运输到________中。

③迁移细胞在某处产生PLS,后续细胞经过此处时,若观察到________,则说明PLS被后续细胞摄取。进入后续细胞的PLS最可能在______(细胞器)中被分解。

(4)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可普遍形成PLS,后续细胞摄取PLS后,可获知细胞的迁移路线等信息。综上分析,PLS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间的______有关。

37. (5分)荔枝果皮鲜红诱人,但是采后保鲜时间短,贮藏时易褐变。果色变化引起果品价值降低,制约荔枝产业发展。研究表明,荔枝果皮颜色的褐变原理包括如下变化。请回答问题:

(1)花色素苷是一类可溶性色素,存在于果皮细胞____内的细胞液中。

(2)植物产生的POD(过氧化物酶)是一类能够催化愈创木酚、H2O2等相应底物参与化学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____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3)科研人员采摘妃子笑、无核和紫娘喜三个品种的荔枝鲜果,定期测定果皮中POD活性,结果如图:

由图中数据可知,采摘后最不易褐变的荔枝品种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依据题目信息,请你为荔枝的保鲜提供合理建议:________。

38. (6分)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在我国广泛种植,其产量极易受盐分和干旱逆境的影响。研究人员为了探究逆境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选用不同品种的番茄,进行盐分和干旱处理12天后,检测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检测指标

处理

品种A

品种B

品种C

品种D

叶绿素含量(mg·g-1

对照

2. 47

2. 35

2. 56

2. 43

盐分

1. 97

1. 93

1. 65

2. 09

干旱

2. 26

2. 28

2. 05

2. 14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在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起作用。

(2)据上表可知,逆境处理12天后四种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____,本实验的两种处理中____(填”盐分”或”干旱”)对番茄的光合作用影响更显著。

(3)据上图分析,四种番茄对照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决定番茄光合特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不同。四种番茄中,盐分和干旱逆境对品种_______的产量影响最小,该品种抗逆性较强,适宜扩大种植范围。

39. (7分)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偶尔分离失败,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异常,继而导致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对于二倍体生物,若某一对染色体变为一条,这种个体称为单体;若某一对染色体变为三条,这种个体称为三体。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其中1、2为染色体编号,①~⑥表示细胞。

(1)图中细胞①的形成是由于在________(时期),______号染色体不分离导致。

(2)据图推断,正常情况下,此动物体细胞应有______条染色体,产生的精子中应有____条染色体。

(3)请在图中画出与细胞①同时产生的细胞②的染色体组成,以及③④⑤⑥的染色体组成。(假设该细胞没再发生其他染色体变异)

(4)若③或④变形为精子后与正常卵细胞结合,产生的子代将会是______。

40. (6分)我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历史悠久,柞蚕是生产蚕丝的昆虫之一。为研究柞蚕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

(1)将纯合的柞蚕品种蓝色蚕与白色蚕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杂交结果判断,蓝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______对基因控制,且蓝色对白色为______性状。若F1与亲代白色蚕杂交,子代表型有______种。

(2)研究者将纯合的柞蚕品种青绿色蚕与白色蚕杂交,F1均为青绿色。用F1个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子代不同体色幼虫数量(头)

青绿色

黄绿色

蓝色

白色

F1个体间相互交配

450

149

151

50

F1×亲本白色蚕

309

308

305

304

 

F1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______,F1与白色蚕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______,推测青绿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定律。

41. (5分)细胞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严重的人类呼吸道疾病,与CFTR基因有密切关系。图1为CF的一个家系图,图2为CF致病机理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依据图1可以初步判断CF的遗传方式为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遗传。

(2)依据图2分析,导致CF的直接原因是患者体内________,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最终无法定位在细胞膜上,影响了氯离子的转运;而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引起CF的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42. (5分)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进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这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__。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3)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由图可知,物种X经过上百万年逐渐进化出适应中海拔地区的物种⑥和适应低海拔地区的物种⑦,物种⑥和物种⑦形成的标志是______。

43. (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某种猫的雄性个体有黄色、黑色两种毛色,而雌性个体有三种毛色:黄色、黑色、黑黄相间。分析这种猫的基因,发现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XO(黄色)和XB(黑色)。毛色为黑黄相间的雌猫也被称为”玳瑁猫”,其毛色由黄色与黑色两种斑块随机嵌合,因酷似一种海洋生物”玳瑁”而得名。”玳瑁猫”均为杂合子,是两条X染色体之一随机失活所引起的特殊的表型效应。具体而言,基因型为XBXO的个体,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若某一体细胞中XB所在染色体失活,XO所在染色体有活性,则该细胞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中仍维持一致,即XB所在染色体失活,XO所在染色体有活性,因此XO基因正常表达,形成黄色毛皮斑块;若某一体细胞中的XO所在染色体失活,XB所在染色体有活性,则情况相反,子代细胞中XB基因表达,形成黑色毛皮斑块。

X染色体失活的机制是什么呢?科学家发现在X染色体上有一个失活中心(XIC),这是一段能影响基因表达的DNA序列。XIC位点有一个Xist基因,其转录产物为一段长度为15kb~17kb的RNA。这段RNA并不进一步翻译为蛋白质,它常与转录了自己的那条X染色体结合,一步步地包裹整个染色体,最终导致该染色体失活。另外,这段RNA在包裹了染色体之后,会吸引和富集100多种蛋白质到X染色体上,进一步稳定和维持这条X染色体的失活。这种特定染色体失活的保证可能是通过DNA甲基化进行的,因为科学家发现,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很多区域的DNA发生了甲基化。

(1)毛色为黄色的雄猫和雌猫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玳瑁猫毛色具有黑色和黄色不同斑块的原因是________。

(3)资料中所述RNA会导致______的X染色体失活,并且这种失活可以维持稳定。

(4)你认为X染色体失活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表观遗传的现象,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D

A

C

A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B

A

B

C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A

C

D

D

A

C

B

31

32

33

34

35

     

B

A

C

B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8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36. (9分)

(1)磷脂 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催化(答出其中一点可得分)

(2)不只来自于细胞膜,也不只具有细胞膜蛋白质的功能(2分,答出一点得1分)

(3)①促进细胞迁移,PLS增多(抑制细胞迁移,PLS减少)

②PLS

③荧光标记出现在后续细胞中 溶酶体

(4)信息交流(通讯)

37. (5分)

(1)液泡

(2)温度

(3)紫娘喜 采摘后POD活性持续较低,峰值出现最晚

(4)低温保存(合理即可)

38. (6分)

(1)类囊体薄膜上 光反应

(2)降低 盐分

(3)遗传物质(基因、DNA) A

39. (7分)

(1)减数分裂Ⅰ后期 2

(2)4 2

(3)见下图(2分,其中②正确1分,4个精细胞正确1分。)

(4)三体

40. (6分)

(1)一 显性 2

(2)9:3:3:1 1:1:1:1 自由组合

41. (5分)

(1)常 隐

(2)CFTR蛋白中缺少了一个苯丙氨酸 CFTR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CFTR基因中缺失了3个碱基对

(3)等位基因

42. (5分)

(1)种群 化石

(2)②③ 遗传/基因

(3)形成生殖隔离

43. (7分)

(1)XOY XOXO

(2)有些细胞保留XO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的活性,有些细胞保留XB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的活性

(3)转录出此RNA

(4)属于 X染色体上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2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