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一模)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墨子》云:”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之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即夏商西周时期,建国必先立宗庙,宗庙既是祭祖的地方,又是施政场所。这表明,中国早期国家

①国家机构与宗族组织合一 ②依据宗法关系来治理国家

③排斥异姓贵族的政治权力 ④不能得到地方诸侯的效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时值瘟疫流行。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古代医学文献,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医家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使中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张仲景能为中国医学做出突出贡献是因为

①医者个人品质和精神 ②北方的人口大量南迁

③前代医学理论的积淀 ④疾病流行的急迫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南宋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认为”利”是”义”的物质内容,”抑利”的结果将使”义”本身成为空洞的概念,”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永嘉学派的主张

A. 强调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主张 B. 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宣扬了理学家存天理的观念 D.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

4. 明朝实行”匠籍”制度,在籍的工匠每年要定期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工匠往往以消极怠工和逃亡的方式反抗。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政府规定,工匠一律”以银代役”,放免了80%的工匠。而官府需要的物品改由市场购买,质优价廉。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的原因有

①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兴盛 ②明朝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

③手工业工匠的反抗斗争 ④农业与手工业争夺劳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5. 史学家戴逸论述:”汉唐宋明均以关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对康熙皇帝上述作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B. 为清兵南下统一中原扫清道路

C. 放弃长城使北方地区战事频繁 D. 大规模用兵导致清朝财力衰竭

6. 1871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

A. 《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

B. 《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

C. 《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

D. 《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

7. 1920年8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劳动界》周刊,到1921年1月23日停刊,共出版24册。通过此周刊我们可以研究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国民革命的开展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8. 1949年1月,北平市民在东三座门(今北京南池子大街附近)看解放战争形势图。当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 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B. 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C.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D. 人民解放军追歼残匪

9. 下图为1993年5月10日朝阳区西石门粮店的店员在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随着粮票普遍注销,北京流通了几十年的粮票制度宣告终结。此现象说明

A. 农村推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蓄势待发

C. 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 计划经济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10. 宣传画具有时代的特点。下列宣传画按其所反映内容出现的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民一致努力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而奋斗”

②”澳门回归”

③”特区,中国开放的大门”

④”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①③

11. 某同学研究下列时间轴,对16~17世纪中外历史发展趋势做出概括。其中概括正确的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

②西方国家殖民争夺日益激烈

③天主教势力在西欧不断加强

④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18~19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指出:”如同在宇宙各个领域一样,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例如供求规律、收益递减规律等。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应该”维护秩序,保护财产,但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与上述主张的提出相关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的兴起 ②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

③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时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19世纪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一览表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

50%

1520%

10%

1840

45%

12%

11%

1850

39%

15%

15%

1870

32%

10%

13%

23%

 

以上资料应该用来说明

A. 工业革命在欧美扩展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C.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意义

14. 某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此土地法令颁布于

A.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 B. 十月革命时期的苏俄

C. 不合作运动中的印度 D. 罗斯福新政中的美国

15. 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时代的产物。以下三幅作品的共同点是

《等待戈多》 《时代在改变》摇滚乐 《格尔尼卡》局部

①表现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②体现了对理性王国的向往和追求

③表达了文学艺术的浪漫主义倾向 ④用夸张手法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史学编撰与史学原则(10分)

材料一 至于这场战争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我认为在叙述它们的时候我的责任是不相信任何一个偶然的消息,也不相信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真实的事情。我列举的事件,无论是我亲自参与的还是我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都经过了精心备至的考核。因为事件的目击者拥护一方反对另一方。

我的叙述由于缺乏虚构很可能不会那么引人入胜,但是那些希望清晰地了解业已发生的事件以及希望借鉴历史经验的人,如果认为我的历史叙述是有益的话,那对我来说就足够了。的确,它是为了垂诸久远才编纂的。

——摘编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阅读材料,说明本书写作目的以及作者撰写史书的原则。(4分)

 

材料二 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司马迁说,本纪的撰写应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下表为刘知几(661~721)与章学诚(1738~1801)对《史记》本纪的认识。

刘知几

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纪者,既以编年为主,唯叙天子一人。

章学诚

纪传之体,如方圆水火之不可相混,乃是史文体例有然,而非有关于尊卑褒贬之义法也。(本纪是)一史之纲维。盖为春秋编年纪月,备天道以系人事也。即帝王一己之事,不关大书特笔例者,皆不当以入纪。

 

(2)分别说明刘知几和章学诚对《史记》本纪的认识。(6分)

 

17. (14分)《春秋公羊传》是战国时期公羊高阐释《春秋》的著作。《公羊传》倡导”大一统”,主张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由研究《春秋公羊传》而形成了”春秋公羊学”。

材料一 春秋公羊学形成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汉,之后衰微。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大转变露出苗头的时候,春秋公羊学又出现了。春秋公羊学两次兴盛分别出现在中国社会两次大转变时期,汉初出现的春秋公羊学,为第一次大转变的结尾,清末出现的春秋公羊学,为第二次大转变的开头。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的先进人物,如魏源、龚自珍都提倡过春秋公羊学。到”戊戌变法”的时候,康有为更是以春秋公羊学为他的”变法”理论依据。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春秋公羊学的精神是”改制”。康有为复活了所谓”公羊三世说”:”孔子生当据乱之世。今者大地既通,欧美大变,盖进至升平之世矣。异日大地大小远近如一,国土既尽,种类不分,风化齐同,则如一而太平矣。孔子已预知之。”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材料二 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大家,他在《春秋繁露》中说:”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他认为道是不能改的,”天不变道亦不变”。

(1)简述中国历史上春秋公羊学形成至第一次兴盛的时代背景。(6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与董仲舒相比,康有为对于春秋公羊学的解释有什么不同?分析其原因。(8分)

18. “世纪”与十八世纪(12分)

材料一 时间纪年的变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通常来说,古代的纪年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支纪年,二是王公皇帝的年号纪年。晚清以降,欧美的纪年方法和时间性质引入国内,”世纪”的概念即其中之一。其实,”世纪”一词自古存在于中文世界,但其涵义并非指向时间的单位,而是特指帝王的世系及其相关记载。1900年以后,”世纪”一词逐渐成为指称百年的标准词汇。1908年出版的《英华大辞典》中首次将”century”对译为”一百年,世纪,周(泰西以一百年为一周)”。1913年,魏易等翻译的《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一书中,”世纪”一词频繁出现,明确指称一百年的时间坐标。带有时间属性的”世纪”一词是二十世纪的产物。

 

材料二 《申报》和《东方杂志》是清末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两种媒体在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大量刊登关于”十八世纪”的报道和争鸣。两份媒体均将此时段作为西方历史急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十八世纪”一词在两种媒体出现最多的年份是1905年和1911年,相关论述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为时间单位的”世纪”第一次出现就与”十八世纪”紧密相连,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与十八世纪西方文明高速发展及其向其他地区扩张有关。因此,”十八世纪”一词自晚清民国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与欧美历史发展紧密相随的,似乎成为西方的专属时间。

——摘编自牛贯杰《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

(1)20世纪初”世纪”一词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清末媒体为什么要关注”十八世纪”?(8分)

 

19. 《兴国调查》(8分)

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座谈会,写成《兴国调查》。调查近4万字。下面是其目录及简介:

序言:介绍了调查背景、内容和方法。因为敌人进攻罗坊,被迫结束了调查。


八个家庭的观察:细述了傅剂庭等8个家庭的人员组成、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


本区旧有土地关系:地主富农人数不过百分之六,却占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斗争中的各阶级: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手工工人、商人、游民等。


现有土地分配状况:详述了分田地、分山林等6个方面。


土地税(又叫公益费)。


苏维埃:介绍了区政府、乡政府等人员组成情况并指出存在的弊病。


农村军事化:介绍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红军预备队等情况。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为《兴国调查》撰写一份说明。(8分)(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0. 黄金货币与世界经济(11分)

19世纪发明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和不断扩大的国家资本流动的需要。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7. 32238克纯金。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金本位时期是世界经济中工业迅速增长的时期,在这种情形下,有可能通过进行调节而不出现通货贬值趋势。英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导致了在国际结算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英镑作为黄金的补充。

1931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了金本位制,1933年,美国也取消了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金本位制。黄金退出了国内货币流通领域。此后,英联邦集团、美元集团、金(本位)集团、德国集团、日元集团等不同货币集团逐步形成。

1944年,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以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形式保留了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由于美国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1971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暂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汇兑本位最终解体。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以”黄金货币与世界经济”为视角,对材料进行解读。(11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A

2. C

3. D

4. B

5. A

6. B

7. C

8. B

9. D

10. A

11. D

12. B

13. A

14. B

15. C

 

第二部分(共5题,55分)

16. (10分)(1)(4分)目的: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鉴,垂范后世;原则:充分掌握历史信息;真实客观。

(2)(6分)刘知几强调本纪只是记载王朝的统治世系和帝王个人事迹;而章学诚强调本纪与其他的叙述体例无尊卑的不同。本纪是历史的纲要,只有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和具有借鉴意义的大事才能列入本纪。

17. (14分)(1)(6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转型,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制逐步形成,诸子百家兴起;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西汉初,需要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公羊学的思想主张为汉朝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2)(8分)不同:董仲舒主张维护纲常伦理,反对变革;康有为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依据公羊学提出社会发展变化的阶段理论,强调中国应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原因: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的社会政治理论传入中国。

18. (12分)(1)(4分)内涵变化:从帝王世系及其相关记载转变为百年为周期的时间概念。

2)(8分)【答案示例】十八世纪并非单纯的时间概念,清末许多媒体认为十八世纪有着丰富的内涵:18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生剧变,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兴起。对外加紧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许多媒体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致力于介绍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启发民智,18世纪的西方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19. (8分)【答案示例】伴随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为更好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农民家庭的基础上写成《兴国调查》。

《兴国调查》包括:地主和富农人口少但是占有土地比重大;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等革命武装组织。

《兴国调查》通过大量一手材料,进一步认识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完善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及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成为党的优良作风影响深远。

20. (11分)【答案示例】19世纪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发展,以英国为首的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金本位制,有利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世界贸易发展。确立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后,各国为摆脱危机放弃金本位制,并建立不同的货币集团区,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

二战后,为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以美元为中介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黄金不再作为世界货币,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格局。

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深刻影响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