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2019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2分)”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分)央视《国家宝藏》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文物故事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让人们在见识中华瑰宝、找寻文化基因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这表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有形的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3.(2分)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
①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④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4.(2分)如图是一则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4美元,煮蛋器3美元,对西方家庭厨房设备进行充分考察后,通过工业设计把这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立马上升为14美元。”该工业设计实现利润倍增的秘籍在于( )
A.注重联系,系统优化,追求综合效益
B.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
C.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
5.(2分)央视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但像用”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谜底:马达)这样的谜语,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传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②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分)《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
A.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7.(2分)庄子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这里庄子集中阐述了( )
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④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分)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法国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裁判通过VAR技术和门线技术进行了正确判罚,使人工智能成为体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它缺乏人类的原创、互动、谈判等能力。人工智能( )
①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③是人类智慧的有限延伸
④能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分)2018年6月14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为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周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探索月球背面奥秘搭建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这表明( )
①探索自然界奥秘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
②人类认识的对象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④人类认识水平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分)当前,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十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要求相关从业者必须( )
①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摒弃各种传统商业模式,与互联网完美对接
③让互联网在行业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④注重”互联网+”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2分)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次税法修正案,有三大亮点:一是体现地区差异,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可以因城而异;二是体现家庭差异,将家庭的实际固定支出纳入抵扣;三魁体现个体差异,将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统﹣井人工资薪金的7级累进税。从辩证法角度看,税法修正案的三大亮点( )
A.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税法修改的针对性增强
B.具体分析生活中存在的差异,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关注社会低收入者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12.(2分)习近平在济南考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时,看到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闯出了一条新路,习近平说,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是否能过坎的关键。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这是因为只有创新才能( )
①永葆生机和发展活力
②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
④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2分)我国商务部就特朗普政府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指出,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也令国际社会十分失望。中美贸易”合则两利分则两弊”,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贸易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做法( )
①没有正确认识中美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奉行美国优先原则,顺应了单边主义时代潮流
③侵犯了中国人民利益,符合美国人民利益
④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看待中美贸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下列经典名句与反映的哲理相符合的是( )
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5.(2分)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分)近日,一段微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与共鸣。”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你不变,时代在变!你不变,环境在变!你不变,市场在变!你不变,朋友在变!””变与不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D.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7.(2分)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凤凰展翅”的外观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开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怀。大兴新机场”凤凰”与首都机场”腾龙”造型的T3航站楼遥相呼应,构成”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新机场 ( )
①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③构成的”龙凤呈祥”具有继承性,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大兴新机场”凤凰展翅”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8.(2分)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装备优良步伐整齐的队伍、展示新中国发展成就的花车、热烈欢腾的群众游行、欢乐绽放的烟花……多家海外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全程直播。对这一盛事,海外网友纷纷在线刷屏”表白”,为中国送上祝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这表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地提升
③庆祝活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④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9.(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的认识表述错误的是( )
A.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基础上制度完善的过程
B.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过程
C.这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道路认识的过程
D.这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过程
20.(2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这一要求蕴含的哲理有( )
①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存在的变化是对思维变化的反映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按规律办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12分)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新时尚”。近日,不少城市把垃圾分类上升到”立法规划”高度,更加强调分类责任,未落实分类的单位和个人,将会受到更为严肃的处罚,堪称”史上最严”。
材料一 看北京:从国内外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北京目前采取的垃圾分类法为”四分法”,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对身体和环境有害的)、可回收物(可循环利用的)、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或短时间可以自然降解的)和其他垃圾。
(1)按照北京的”四分法”,将下列垃圾正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在横线上填写垃圾桶的字母代号,3分)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材料二 看上海: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个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分类,从提倡走向强制,变化的只是手段,期待唤醒你的垃圾分类意识。
主动走向现代文明,需要克服一点成长中的不便,甚至痛苦。从”一扔了之”到像整理自家衣柜一样打理垃圾,便与不便之间无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垃圾分类一小步、人民文明一大步,为了山更青水更绿城市更美好,我们值得费点力。每个人都得明白一个道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我们自己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进发的路途当中的一个必经节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看似很小很细很具体,却是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作一次实质性测量。我们应该以足够的自信和投入,完成这场”测验”。
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实上,不仅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容缓。
(2)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要性。
(3)有人说,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如果你所在地区也实行垃圾分类,请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拟两条宣传标语。
22.(6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是如何”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的。
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前的最后一年。
文化扶贫即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2018年9月,文化部出台”十三五”文化扶贫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充分体现。
多年来,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因此,针对广大贫困地区农村文化水平落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观念习俗滞后的现实,开展文化扶贫,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
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
24.(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30日,大型文化体验节目《遇见天坛》一经播出,深受观众喜爱。
该节目以天坛为创意主题核心,让嘉宾以实习生的身份亲身体验天坛职业。实习生 来到数百年历史沉淀下的神秘天坛,近距离接触古建筑、古乐器,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以文化体验类综艺节目的轻巧趣味形式为数百年底蕴天坛文化注入新的生机。《遇见天坛》为中国经典文化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借用偶像”榜样力”,用年轻视角解锁百年天坛神秘魅力。节目里,加入了影视复现的形式,不仅为传统文化增添亲 切感,也让原本缺乏画面感的陈述充满表现力;神乐署作为”古代的中央音乐学院”,除了承担表演场所的职责,还肩负向参观者传授古典乐器知识的重任;天坛作为该节目 的主要拍摄地,通过节目镜头直观展现古文物之美,同时也能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带动古 老文化流行起来,为中华优秀文明注入全新的活力。《遇见天坛》将是弘扬民族文化自信浓墨重彩的一笔。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遇见天坛》给我们的文化启示。
25.(6分)2018 年 3 月 2 日,纪彔片《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院线上映,截至 3 月 16 日,祟房已突破 3 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纪彔片祟房冠军。《厉害了,我的国》记彔下了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心系同胞海外撤侨等足以载入史册的非凡成就,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国产飞机 C919 的总设计师吴光辉、”中国天眼”乀父南仁东等科技工作者的敀事,在彰显国家实 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丌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这部影片让观众真 切地感受到创新强国、研发强国、责仸强国,更让观众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 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厉害了,我的国》以电影方式,满足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一种艺术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佝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解。
26.(8分)哲学是使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指导学习与生活,是高中生学习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下表是高二学生W的周末学习生活计划及执行情况。
计划 | 执行情况 | |
5:00﹣6:30 | 背英语单词100个 | 未完成,只背会20个 |
8:00﹣12:00 | 数学、文综提高班听课 | 完成,新增作业 |
13:00﹣14:30 | 做数学、地理题10道 | 未完成,完成2题 |
15:00﹣18:00 | 英语,化学补习班听课 | 完成,新增作业 |
19:30﹣24:00 | 各科作业共计10项 | 未完成,完成50% |
睡前小结 | 知识未及时复习,遗忘大半;睡眠不足,身体不适。 |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评价W的周末计划。
27.(10分)近年来,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某省立足自身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着力改变文化产业不发达的”短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的合理性。
2019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政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4)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答】①说法错误,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能起决定作用;
②③符合题意,”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表明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也说明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分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①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文学、戏曲、绘画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相对稳定性:基本特征稳定,内涵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答】A表述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重要途径;
B符合题意,《国家宝藏》让人们在见识中华瑰宝、找寻文化基因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表述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
D表述错误,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国家宝藏》为素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抓住关键句就能排除干扰,关键句是对试题的中心思想的概括,准确提炼题干的信息,作出正确选择。
3.【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说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愈大;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解答】④排第一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经济发展先于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①排第二位,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了资本的投资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③排第三位,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了资本的投资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②排第四位,文化对经济具有重要的额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此种类型的推导类试题遵循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通读全文材料,理解意思,将材料与书本知识匹配。第二,将选项的首位相接,进行思考是否恰当。第三,检查推导的完整性。
4.【分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
(1)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解答】A符合题意,题中面包机和煮蛋器组合后,价格上升,说明经过系统优化后,企业的综合效益上升,故入选;
B不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外部的任何变化,只是强调企业内部的产品涉及问题,故排除;
C观点错误,对于传统不能舍弃,而应该批判继承,故排除;
D不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促成质变,故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5.【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意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1)中华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
(3)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答】①说法错误,文化传播并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②符合题意,”《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说明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谜语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说明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
故选:D。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
6.【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但仅是一种宝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如水、火、气、土等。例如:”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解答】材料《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强调万事万物是由阴阳合而成,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A符合题意,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C不合题意,两个选项均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D不合题意,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是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对立起来了;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与题目内容无关的选项。
7.【分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解答】①正确,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②③不合题意,题干主要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不可知论。选项体现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和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选项与题干不符;
④正确,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即意识与物质没有同一性。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8.【分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①自觉选择性即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②主动创造性即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能追溯过去,又能推测未来,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
①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答】①③正确,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它缺乏人类的原创、互动、谈判等能力。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是人类智慧的有限延伸;
②错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人工智能没有意识;
④错误,人工智能不能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的活动。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9.【分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解答】①错误,服务于实践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
②错误,人类认识的对象取决于实践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③④正确,2018年6月14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为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周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探索月球背面奥秘搭建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这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类认识水平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提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10.【分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系统优化方法
1.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②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系统优化方法
①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要求相关从业者必须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注重’互联网+”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②说法错误,”互联网十各个传统行业”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可能摒弃各种传统商业模式求得发展。
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相关从业者必须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未体现让互联网在行业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和不合题意的选项。
11.【分析】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2)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在矛盾普遍性与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重要性: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解答】AD不合题意,这两个选项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的,不属于辩证法。
B符合题意,从辩证法角度看,税法修正案的三大亮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分析生活中存在的差异,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C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关注社会低收入者。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2.【分析】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
①辩证否定观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解答】①③正确,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这是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发展活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
②错误,人们不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可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3.【分析】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①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联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如上与下、战争与和平);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制约。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①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没有正确认识中美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看待中美贸易;
②说法错误,美国优先原则、单边主义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违背了时代潮流;
③说法错误,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做法侵犯了中国人民利益,从长远来看,也不符合美国人民利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题解题时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要学会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4.【分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解答】①正确,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错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明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不体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正确,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强调矛盾普遍性。
④错误,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强调的是团结起来就能办成事,体现了部分对于整体的影响,或体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不体现具有无限性。
故选:D。
【点评】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解题的关键是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分析正确。
15.【分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联系的普遍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联系具有普遍性
原理: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解答】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这段话告诉我们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符合题意,材料”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表明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
16.【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1)真理是客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和事物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方法论:要求我们发展真理。要认识到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敢于修正错误。
【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故排除;
B符合题意,因为你不变,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在变化,因此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环境和时代,做到与时俱进,故入选;
C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量的积累,以及量质变关系,故排除;
D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你不变,时代在变!你不变,环境在变!你不变,市场在变!你不变。朋友在变!也就是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在变化,而不是强调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17.【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特点
1、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文化的特点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解答】①②符合题意,”大兴新机场’凤凰’与首都机场’腾龙’造型的T3航站楼遥相呼应,构成”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体现了新机场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体现了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③说法错误,越古老的文化不一定越有价值;
④说法错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认为”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大兴新机场’凤凰展翅'”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和与材料无关的选项。
18.【分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文化与综合国力
1、维护民族团结
①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文化与综合国力
(1)地位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答】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
②符合题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多家海外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全程直播,这表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地提升;
③符合题意,海外网友纷纷在线刷屏”表白”,为中国送上祝福,表明庆祝活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④说法错误,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要学会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9.【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解答】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的认识表述错误的选项。
A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制度完善的过程,而不是”理论创新基础上”;
BCD不合题意,这三项说法均正确。
故选:A。
【点评】反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符合这种要求的选出来。由于考试中大多数题目要求选正确的选项,很多考生在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容易选错,故宜多加小心。
20.【分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解答】①表述错误,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②表述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而不能说存在的变化是对思维变化的反映;
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按规律办事;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为素材,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解与运用,难度中等,启示学生关注时事的同时,要将时事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分析。
二、非选择题
21.【分析】(1)本题设问要求按照北京的”四分法”,将下列垃圾正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材料中强调”有害垃圾(对身体和环境有害的)、可回收物(可循环利用的)、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或短时间可以自然降解的)和其他垃圾”,因此可知”瓜果皮核”属于厨余垃圾;”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坚果核”属于其他垃圾;”保鲜膜”属于其他垃圾。
(2)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辩证法的发展观。材料中”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可知推进垃圾强制分类是为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因为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这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材料中”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这是因为推进垃圾强制分类是因为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本题要求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拟两条宣传标语,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就垃圾分类为你所在社区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源头减量,绿色生活等。
【解答】(1)
①瓜果皮核 B
②废旧电池 C
③坚果核 D
④保鲜膜 D
(2)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为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必须从源头减量入手,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③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需要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3)示例:
①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②垃圾分类,绿色环保。
③源头减量,绿色生活。
④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⑤垃圾也有宝,分类不可少。
⑥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
⑦乱放是垃圾,分类是资源。
【点评】(1)本题为选择填空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探究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2.【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是如何”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的,属于分析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实践及其特点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角度: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从能动性角度:实践具有能动性,材料中改革开放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取得了成功。从社会历史性角度: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材料中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不同的变革。从直接现实性角度: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材料中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
【解答】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不同的变革。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
【点评】本题类型哲学措施类,偏重于如何做,方法论层面,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结合材料去说明。
23.【分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为意义类主观试题,答题范围文化生活,知识限定:文化的重要性,要求根据材料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文化的重要性即文化的作用,题目强调的”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由此得出”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故答案涉及文化的总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及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并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即可。
【解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文化富不了,有文化穷不长”就是肯定文化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扶贫就是通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点评】本题为意义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即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在课本的第一单元第一、二课,知识体系比较明晰,内容较多,主要涉及文化的总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说明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相关知识结构,并紧扣材料中对文化对扶贫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为意义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涉及理论知识+意义。
24.【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遇见天坛》”对我们的文化启示。属于启示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材料中”实习生 来到数百年历史沉淀下的神秘天坛,近距离接触古建筑、古乐器,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立启示我们足于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材料中”神乐署作为”古代的中央音乐学院”,除了承担表演场所的职责,还肩负向参观者传授古典乐器知识的重任”启示我们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材料中”天坛作为该节目 的主要拍摄地,通过节目镜头直观展现古文物之美”启示利用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材料中”节目里,加入了影视复现的形式,不仅为传统文化增添亲 切感,也让原本缺乏画面感的陈述充满表现力”启示我们丰富文化创新的内容形式、创新机制体制,增强文化活力。
【解答】①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
②教育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利用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丰富文化创新的内容形式、创新机制体制,增强文化活力。
【点评】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25.【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解,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具体知识限定不明确。材料中”《厉害了,我的国》记彔下了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心系同胞海外撤侨等足以载入史册的非凡成就,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国产飞机 C919 的总设计师吴光辉、”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等科技工作者的敀事,在彰显国家实 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无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材料中”《厉害了,我的国》以电影方式,满足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一种艺术创新”,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解答】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学创作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艱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学创作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理觋人民群众的 文化需求。
③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文学创作必须从人民群众 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抓住具体的人和事,方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点评】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6.【分析】本题要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评价W的周末计划。属于评析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实际涉及的是唯物论、认识论的知识。解答时认真分析图表所列的W的周末计划。从中可以看出W的周末计划完成情况不好,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能动性,W的计划是他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W的周末计划的内容密度大、任务重、带来睡眠不足,身体不适等一系列的问题,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实践证明W的周末计划不科学、不可行,应该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调整。
【解答】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能动性,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W的计划是他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W的计划违背学习规律而效率低下。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的检验,W的计划需要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调整。
【点评】本题属评析类的题型,要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作答,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在对材料中W的周末计划进行评析时,要指出其可取之处,并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最后指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思维度和难度。
27.【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的合理性,为体现类试题。宁省在文化发展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体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抓住了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辽宁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辽宁省注重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答】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辽宁省在文化发展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抓住了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辽宁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辽宁省注重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点评】哲学体现类试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情景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选用答题时的具体原理及方法论。答题策略上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原理,把材料中涉及到的原理点出来。注意,先材料后原理。所谓演绎,材料体现了什么原理,这时,先点原理,后用材料佐证,即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所考查的原理一般都比较具体,只要方法掌握了,难度就不是很大。